原标题:城管局长“晒最美”⑪丨潼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李洋述:“潼”心“潼”力扮靓“潼”颜
来源/上游新闻记者郭发祥
编辑/蔡海燕
在西部“菜都”潼南,有一座特别的公园:满眼菜绿,清香扑鼻。这里曾经是滨江消落区,现在既是一个蔬菜田园,也是西部首个蔬菜湿地公园。
△潼南城区一江两岸
潼南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洋述说,“这让公园有了田园诗意,让城里有了田园牧歌。”
公园打造不走寻常路,是潼南精雕细琢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缩影。潼南如何打造“重庆之美”之“潼南之美”?
9月2日上午,李洋述接受上游新闻记者专访,揭秘用“潼”心“潼”力扮靓城市的“潼”颜的秘诀。
连片公园绿了一江两岸
△蔬菜湿地公园
在潼南的众多公园中,蔬菜湿地公园是特别的一个。这个形似菜叶的公园,开园时就在网络上“走红”,成为潼南的新晋打卡地。
占地400亩的蔬菜湿地公园,主体由7片“叶子”构成,一路延伸的硬化路就是“叶脉”,规划有蔬菜生态种植观赏区、生态湿地游览区等。同时,原生态的湿地区域也容纳进来,曾经的荒滩变成了一道亮丽风景。
夜幕之下,公园里铺设的4000米LED灯带点亮夜空,站在一旁的金佛大桥上就能看见形似菜叶的夜景。
潼南是有名的西部“菜都”。融入蔬菜产业的公园设计,把公园像田园一样打造,这番“潼”趣里是满满的“潼”心。
蔬菜湿地公园只是潼南滨江带上的其中一景。
△蔬菜湿地公园绿意盎然
“滨江公园的打造,不是节点式的,而是连片式的。”李洋述说,“顺着不断延伸的沿江步道,走出这个公园,就进了下一个公园。”
因此,在潼南沿江的公园里,都有沿江步道串联贯通,且充分运用城市美学设计,构建连续的亲水性强的滨江绿带,创造出开放且多层次的空间环境,让市民和游客走得进来、留得下来。
据了解,潼南正按照一江两岸四大片城市框架,加快建设以国家湿地公园、九龙山绿色屏障、云谷山为核心的公园城市。目前,已经构建了以滨江湿地公园、蔬菜湿地公园、金佛坝湿地公园、东滨公园、音乐百花园为主园,24个社区游园为辅园的城市公园体系。
“秃斑”变身城市“绿毯”
涪江大桥北桥头至莲花桥北桥头,有一条陡峭的崖璧只能一人通过。这段崖璧以前有的是杂草荒坡,有的裸露着像城市“秃斑”,属典型的堡坎、高切坡地形地貌,治理难度大。
时过境迁,崖璧变身为了时光长廊,曾经的“痛点”变成“亮点”:桥头堡广场、水秀广场、亲水平台及月亮湾梯步,都是当地市民饭后休闲场所。
原来,潼南区依托坡地的自然条件,按规划用地的历史文脉及场地特征,修建山体休闲步道和多级观景平台,并对已破坏的区域采取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绿化美化,打造郁郁葱葱的山体美景。
“坡坎崖治理是小工程、微项目,是大城细管的重要举措。”李洋述说,潼南在全力抓好这项细节性工程,以“小切口”惠及大民生,为更多的城市“秃斑”挂上漂亮“绿毯”。
据统计,2021年以来,潼南区实施坡坎崖绿化美化地块32个、总面积约284万平方米,其中打造坡坎崖治理示范点项目3个,截至目前,已完成坡坎崖项目30个。
“马路办公”走出新路子